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服务业发展中供给与需求的本地因素制约
作者:
李慧中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03 MB
报告字数:
8375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实践与创新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2.196-206
史正富
荣兆梓
摘要:
当今世界高服务经济占比现象后面的真实内容是以生产者服务为主的事实,不是“生产什么”有了根本改变,而是新工业经济中的物质产品“怎样生产”改变了。大国产业发展顺序与多数服务产品的“非贸易品”特征决定了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本地因素对人口大国发展服务业在供给方面的约束是物质产品生产力基础和城镇化基础;在需求方面的约束是本地需求水平,即本地城市化水平决定本地服务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本地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走势决定本地服务业发展的部门结构。足够的工业基础才能形成与世界格局相似的高比重的生产者服务,从而形成高比重的服务业增加值。中国,不应过早“去工业化”
关键词:
服务业
供给能力
本地因素
新工业经济
作者简介:
李慧中:
李慧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报告
中国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以冰雪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理性看待经济服务化现象
河南省服务业部分指标对增加值增速的影响分析(2014~2015)
河南省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研究(2010~2014)
文章目录
·
当今世界经济是服务经济还是“新工业经济”?
服务业供给的因地制宜:大国自身供给能力制约
1.人口大国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2.农业大国发展服务业的城镇化水平基础
服务业需求的因地制宜:“本地需求”制约
1.本地城市化水平与本地需求:地区服务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制约
2.本地产业结构走向与本地需求:地区服务业发展结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