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荣兆梓

  • 机构:安徽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
  • 简介:

    1949年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导。曾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现任安徽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经济学会副会长。在《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劳动平等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等著作多部,获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次。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马经史学会理事、安徽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所有制理论、企业理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著和编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通论》《企业制度:平等与效率》《劳动平等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等。

  • 图书
  • 文章
  •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实践与创新
    史正富荣兆梓 主编 2016年12月出版
    本书框架由史正富教授设计,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独特性,其成功的意义和面临的问题;第二部分观照国际经济,特别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新情况,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和相应对策;第三部分结合国内国际的新鲜经验,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新发展。三个部分相互渗透、相互关照,涵盖了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市场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货币金融理论和世界经济理论,具有内在逻辑的系统性,透露了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前沿发展的大量新信息。主编史正富、荣兆梓,作者张宇、张军、孟捷、韦森等,都是近年活跃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前沿的知名学者,虽然理论渊源不同,在批判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神话上却有共同语言,从这一点出发借鉴外国经验,研究中国问题,探索中国道路,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令人振奋、予人启迪的深刻观点,对当前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定量分析(第一卷):中国经验和数据
    张衔荣兆梓 孟捷 主编 2018年09月出版
    本书收录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定量分析上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及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危机理论等,同时参照了来源广泛的中国数据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在方法上,本书涉及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对经济计量方法的运用,第二类和第三类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分别对国民收入核算和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加以处理,以便开展马克思主义经验分析。这三类定量分析之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是马克思所提倡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方法的进一步落实和体现。本书收入的论文所呈现的研究风格和特点,体现了近年来国内政治经济学界在研究进路上所实现的某种转变,这种转变是通过研究者的代际转换表现出来的,反映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造性转化的组成部分。
  • 以管资本为主的体制如何建立?
    2016年12月 出版
    本文探讨了如何建立一管资本为主的体制。全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认为公司制改革只是进行了一半;第二部分涉及改革制度的选择;第三部分对投资公司的作用和规模问题、分类管理问题和投资公司的产权模式和经营模式问题进行探讨;第四部分涉及改革目标与利益集团的探讨。
  • 以管资本为主的体制如何建立
    2015年11月 出版
    “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经济顶层体制如何建立,是当前国有经济改革争论的焦点。国有经济公司制改革仅仅实现公司法人财产权制度的独立是不够的,还要解决国有资本股东代表由谁来承担的问题。全世界发展的潮流是投资者拥有的资本采取信托基金形式,无论它是共同基金还是其他的公益基金,它都是信托制。我们在选择改革目标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这个大潮流。国有经济的分类管理首先要在资本管理的顶层设计上区分三种类型的基金:公益类基金、国家产业基金和营利性社会信托基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必须建立在信托制的产权基础上,按照三类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的模式组建;大国资委体制要逐步向承担国有资本监察责任的小国资委体制转型,以最终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的市场化改革目标。
  •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9年04月 出版
    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产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会有什么影响?它是进一步强化了马克思预见的科学依据,还是否定了共产主义的可能前景?本文从现代以来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不变趋势和最新特点的讨论出发,对此做出回答。产业革命的不变趋势是机器对人的劳动的替代,社会生产过程的日益自动化。马克思据此得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固有逻辑必将导致商品价值生产的消亡的结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是计算科学与生物科学的进展使机器对人的脑力劳动的替代成为可能,一种人机合一的分布式自组织的超生物系统正在发展并且逐步显现其优势。这对未来社会的走向有什么影响?文章指出,分布式网络系统的发展证明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不可替代性的观点是错误的,现代科技发展证明了市场经济终将被更具适应性、更加有效率的建立在分布式网络系统基础上的新计划经济所取代。当代社会主义能够以其特殊的制度优势突破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持续地推进社会进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 转形问题B体系:模型与计算
    2018年09月 出版
  • 《政治经济学教程新编》第四版的几个问题
    2016年12月 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号召:“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这不仅针对我们这些搞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而且适用于全体经济学科的教师,甚至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