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放管服”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

作者:
张占斌 孙飞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2.1 MB
报告字数:
14918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第六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放管服”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其实质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政府层面的贯彻与实施,是政府以“放”为核心,以“管”为抓手,以“服”为支撑的系统化、协同化的行政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行政改革理论体系和深刻内涵,又凸显了伟大的实践价值。但是,在大家津津乐道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伟大成就时,却没有人关注到行政改革在这一伟大转型过程中作出的决定性贡献。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有必要对中国“放管服”改革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探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把握规律、提炼经验,在彰显中国改革中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同时,进一步引领新时代“放管服”改革的实践。
关键词:

实践探索改革开放“放管服”改革理论逻辑

作者简介:

张占斌:

孙飞:

文章目录
中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逻辑动因
  • (一)“放管服”改革的演进逻辑:契合了经济发展新常态
  • (二)“放管服”改革的逻辑重心:深化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放管服”改革的逻辑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
  • (四)“放管服”改革的逻辑条件: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变革与普及的大势
  • (五)“放管服”改革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福祉
中国“放管服”改革的基本经验
  • (一)围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放管服”改革逻辑主线
  • (二)围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形成了以市场化为主导的“放管服”改革的逻辑指向
  • (三)始终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的科学方法论
  • (四)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形成了创新驱动“放管服”改革的逻辑动力
新时代中国“放管服”改革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参与度不够
  • (二)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滞后,依法改革保障不足
  • (三)“放管服”改革动力不足,尚未形成良性的自我运行机制
  • (四)监管服务效能依然不高,围绕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政府职能转变面临诸多挑战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
  • (一)重视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基层声音的有机结合,强化政府的执行力和改革政策的落实
  •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
  • (三)加快形成强劲的改革动力机制,引领处于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放管服”改革
  • (四)优化改革职能,注重改革政策效果提升,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