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发展型国家的经济效率与资源错配问题

作者:
姬超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大小:
2.13 MB
报告字数:
26670字
所属图书:
论发展型国家:中国道路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偏向性政策激励某些区域、行业和部门先行发展具有现实性、必要性,获得偏向性政策支持的先行部门在道路探索和制度试验的同时也在不断向全国其他区域和部门推广,因而具有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主体产生了对政府的内在需求,政府规模的扩张伴随增长作为一种结果而出现。与此同时,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偏向性政策也须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这提示我们要关注发展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在政府扩张的同时又会对经济体系产生何种影响呢?这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围绕市场竞争构建了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均衡体系,认为只要把价格搞对,资源即可通过自由流动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经济持续增长也会自然实现。与此同时,政府干预则会扭曲价格,导致资源错配。那么,不断扩张的政府是否如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所说的那样扭曲了价格,进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换言之,通过政府干预实现的经济增长是否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本书认为这一问题在根本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一些研究指出了中国企业间的资源错配问题,如陈永伟和胡伟民的研究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导致的行业之间资源错配使中国制造业的实际产出降低了15%~20%;Hsieh和Klenow基于中国1998~2005年的数据测算发现,劳动和资本优化再配置可以使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25%~40%。不过,针对这一问题的争议仍然很大,如聂辉华和贾瑞雪基于中国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的资源配置趋于优化;涂正革和肖耿基于1995~2002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变化分解表明,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几乎没有贡献。本书认为,上述分歧与样本、时间阶段、代理变量选择有很大关系,然而更重要的是,政府-市场关系随着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政府扩张的资源配置效应因而发生动态变化。因此,本文尝试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体发展情境,分别从资本和劳动两个方面审视政府扩张的资源配置效应。
关键词:

经济效率发展型国家资源错配

作者简介:

姬超:深圳大学经济学博士,山西大学政治学博士后,香港城市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许昌学院教授,广东省南方三农咨询服务中心特聘专家,Routledge学术出版集团匿名评审人。长期致力于经济增长与政府治理的互动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跨学科、跨界研究经验。2017年获得“香江学者计划”资助,与香港城市大学在“一带一路”和香港专业服务领域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研究成果、政策倡议屡获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正面回应;2018年获评河南省委组织部首届中原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获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问题》《农业经济问题》《新政治经济学评论》《江苏社会科学》等权威与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2部。

文章目录
中国经济效率的测算与分解
  • (一)测算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结果讨论
政府扩张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 (一)计量模型
  • (二)指标和数据来源
  • (三)检验结果
·中国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性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要素配置情况
政府扩张的资源错配效应理论模型
  • (一)政府干预和政府扩张的必要性
  • (二)政府扩张的资源错配效应
  • (三)政府扩张的惯性
政府扩张的资源错配效应实证检验
  • (一)计量模型
  • (二)指标与数据来源
  • (三)检验结果
  • (四)稳健性检验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