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大禹治水祭仪真相——以《山海经》“日月出入之山”与《禹贡》“二十八山”为视角

作者:
尹荣方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6 MB
报告字数:
17295字
所属图书:
中华文明探源论丛 中华文明之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介绍《山海经·大荒经》有二十八座山峰,与二十八星宿相应;《尚书·禹贡》中禹所“导山”恰也为二十八座,反映的都是天地相应的分野观念.《禹贡》中禹“导山”次序与天上银河流经二十八星宿的次序一致,说明禹之所谓治理洪水,与实际治水无关,而是指规天划地,即确定空间、时间,制订历法及分野等事宜.《山海经》昆仑丘是上古的“社坛”,即“测天”及祭祀天地之所;《禹贡》反映的同样是古人在“社坛”规天划地及祭祀天地山川的神圣活动.《山海经》“昆仑四水(或五水)”与《禹贡》“导水”的“四色水”一致;五色“社坛”与《禹贡》“五色土”相似,说明两者源于同一种文化观念.
关键词:

《禹贡》《山海经》二十八星宿历法社祀

作者简介:

尹荣方:男,上海海关学院基础部教授

文章目录
·《山海经·大荒经》“日月出入之山”与二十八宿星
·《禹贡》二十八山与二十八宿星
·“天汉(银河)起没”与《禹贡》二十八山次序
·《山海经》禹“均定九州”与《禹贡》“九州”
《山海经》“昆仑四水(或五水)”与《禹贡》“导水”
  • (一)《山海经》中的“四色(五色)水”
  • (二)《禹贡》“导水”的“四色水”的模式
《山海经》社祭与《禹贡》祭仪
  • (一)《山海经》“昆仑丘”为上古“社坛”
  • (二)《禹贡》与上古“社祭”仪式
  • (三)五色“社坛”与《禹贡》“五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