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华文明探源论丛 中华文明之源
书名:
中华文明探源论丛 中华文明之源
英 文 名: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作 者:
闫德亮
主编 ;
李娟
副主编 ;
姬亚楠
张冬宁
李玲玲
执行编辑
I S B N:
978-7-5228-1331-8
丛 书 名: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中华文明
国家起源
出 版 日 期:
2023年5月
生成引文
中华文明探源论丛 中华文明之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城市和绿色发展分社,2023-05
目录
简介
从中国文明化历程研究看国家起源的若干理论问题
中国考古学中“古国”“方国”“王国”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中国早期国家研究中一些概念意义的理解问题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发展与王权形成论纲
中国考古学界国家起源探索的心路历程与相关思考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从史前考古研究成果看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
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五帝时代的历史学、考古学及人类学解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学理问题
中心聚落形态、原始宗邑与酋邦社会的整合研究
略论中国早期国家的血缘与地缘关系
中国文明早期对于大范围地理距离的认知
黄帝封建说与中国早期国家
“大禹出于西羌”辨
大禹治水祭仪真相——以《山海经》“日月出入之山”与《禹贡》“二十八山”为视角
禹羌华夏说
论大禹和夷夏联盟的禅让制度
“巡狩”:文明初期的交通史记忆
盟誓——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制度的思考
等级式贵族专制: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形成机制
礼、宗教与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模式
先秦时期陶、玉、青铜三大礼器谫论
三代礼制传统与华夏文明的连续性
论中国早期文化互动及华夏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早期演进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中华文明探源论丛》聚焦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从理论层面梳理总结了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起源形成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阐释了文明起源的模式、特点、内生机制、形成原因,剖析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形成的年代和机制,探讨了区域文明与华夏文明交流互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文明体及文明元素对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作用与贡献,展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彰显了中华文明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方案.
相关推荐图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报告(2020)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20)
作者
闫德亮
李娟
李玲玲
女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秦史与中原文化。
姬亚楠
张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