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政务公开的工具与价值:通过规范化和系统性建构的转型

作者:
类延村 徐洁涵
出版日期:
2023年8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02 MB
报告字数:
12203字
所属图书:
基层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政务公开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的重要举措。然而,在政策实践过程中,政务公开显露出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具体可解构为公务人员被动作为、政务公开工具闲置、政府角色延滞等。同时,政府担忧司法纠纷、潜存类主权意识、缺失公共性责任、执行政策偏差等则成为削弱政务公开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政务公开的现实困局,政府应从规范化建构与系统性塑造两个维度着手,以健全法律法规、明晰权力责任、优化岗位配置、完善激励体系、整合公开平台、衔接跨部门信息、健全社会评议机制、增强公众认可度为路径,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各类技术性工具的作用,达到信息共享和政民互动的耦合效果,从而实现从技术存在到服务实践的价值转型,最终通过技术现代化和服务人性化达成提升政务公开效果的鹄的。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政务公开信息共享形式主义规则控制

作者简介:

类延村: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MPA教育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诚信、诚信法治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1项,发表“诚信”主题论文15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并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3项。

徐洁涵: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问题缘起
行为悖论:政府角色延滞与缘由
  • (一)行为悖论与政府角色延滞
  • (二)政务公开“形式主义”的政府因素
政务公开规范性优化:通过规则控制与矫正
  • (一)健全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
  • (二)建立政务公开的一体二维清单
  • (三)探索设置政务公开专职岗位
  • (四)完善配套奖惩激励的规范体系
  • (五)开展对政务公开载体的清理与评价
政务公开系统化整合:统一平台与运作机制双重支撑
  • (一)构建系统科学的政务公开统一平台
  • (二)协调推进政务公开的跨部门衔接
  • (三)完善政务公开的社会评议机制
  • (四)提高公众认知度与工具利用率
·价值转型:由政务公开到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