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外出与留居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

作者:
叶敬忠 刘娟
出版日期:
2023年3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46 MB
报告字数:
13835字
所属图书:
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全2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从是否常在村的视角切入,考察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居农民与外出农民的生产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理解、需求与行动意愿。从整体来看,留居农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更多元,对乡村振兴的理解更具体、更具针对性,而外出农民对乡村振兴的理解较为抽象和模糊。另外,留居农民与外出农民均认为自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配合者。除此之外,留居农民更强调小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农民视角乡村振兴留居农民外出农民

作者简介:

叶敬忠:1967年生于江苏省沭阳县。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包括国家发展与农政变迁、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小农农业与乡村社会、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等。研究主要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分析视角。发表中英文论文二百余篇。主要著作包括《发展的故事》《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双重强制》《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式发展规划》等。译校著作包括《遭遇发展》《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新小农阶级》等。

刘娟:刘娟 1984年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发展研究方向博士,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环境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社会研究与政治生态学、国际发展与农政变迁、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等。

文章目录
·留居农民与外出农民的群体特征
留居农民与外出农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
  • (一)对乡村振兴的了解
  • (二)对乡村振兴的理解
  • (三)对乡村振兴五个方面依靠主体的认知
留居农民与外出农民视角的产业兴旺
  • (一)外出农民在认知、意愿与技能方面去农业化特征明显
  • (二)外出农民不种粮的意愿更明显,留居农民对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知更全面
  • (三)留居农民在土地流转方面态度更保守、顾虑更多
  • (四)农民普遍认为缺少劳动力是制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问题
留居农民与外出农民视角的生态宜居
  • (一)留居农民对村庄生产环境更不满,问题感知更强烈
  • (二)留居农民最关注污水处理问题,外出农民则更强调村庄美化、绿化、亮化等
留居农民与外出农民视角的乡风文明
  • (一)留居农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更为单一匮乏
  • (二)留居农民对村庄不良风气或现象的感知更强烈
  • (三)外出农民更注重村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建设活动
  • (四)留居农民更偏重乡风文明建设活动
留居农民与外出农民视角的治理有效
  • (一)外出农民对村庄活动或事务的参与度低,且存在不在意、不情愿的态度
  • (二)留居农民对村庄治理各项事务的满意度高于外出农民
  • (三)留居农民对村干部有更高期望
留居农民与外出农民视角的生活富裕
  • (一)外出农民对未来家庭收入的预期更乐观
  • (二)留居农民对自己目前生活状态更满意
  • (三)留居农民与外出农民普遍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就业等乡村公共服务不满意
  • (四)留居农民与外出农民普遍偏好家庭养老方式
  • (五)留居农民对生活富裕的理解偏重基本生活保障,外出农民则强调物质丰裕
·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