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与社会:兼论中国发展模式选择

作者:
朱铁城
出版日期:
2017年4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大小:
1.14 MB
报告字数:
17633字
所属图书:
国际体系转型与利益共同体构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全球化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市场的万物商品化逻辑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并已造成全球规模的生态危机、频发的金融危机和各国的社会危机。鉴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国际经济一体化最终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重申波拉尼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对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唯有将全球化的市场逻辑重新“嵌入”社会整体的组织原则之中,才有可能避免重蹈覆辙。为此,必须“找回国家”,重建国内社会并在国际体系以及区域层面加强国家间公正和开放性的合作以建立稳定的政治经济秩序。而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求“崛起”的中国来说,外部区域合作以及内部制度型福利国家建设的社会民主主义方向应当成为未来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发展模式全球化 市场逻辑社会逻辑

作者简介:

朱铁城:朱铁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全球化的实质:市场逻辑的全球扩张
·全球化的出现及其特征
·全球化的后果
·历史教训:波拉尼的启示
·兼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模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