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工作机制和方式

作者:
于洪君 金鑫 胡昊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大小:
980.34 KB
报告字数:
21073字
所属图书: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有自身特殊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在党的工作和国家整体外交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独特作用。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是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职能部门,承担着中国共产党同国外政党、政治家和有影响力的政治组织、政治人物等交往对象的日常联络工作。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工作机制和方式,主要体现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形式上。
关键词:

信息传播机制化多边政党外交对外联络部

作者简介:

于洪君:法学博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兼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第二十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曾在俄罗斯顿河罗斯托夫大学做过高级访问学者。历任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教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处长、处长,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一秘、中央外办参赞,中联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特命全权大使。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独立勋章获得者。长期从事国际关系、世界政党和社会主义问题研究。现为多所高校学术机构的顾问、特聘专家和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过多部学术著作和数百篇学术理论文章。

金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博士,教授,全国青联委员、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国际问题学科评审专家,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政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系。2003年至200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历任中联部办公厅秘书二处处长,当代世界出版社副社长,《当代世界》杂志社总编辑,安徽池州市委常委、副市长。主要从事政党政治、国家安全战略、中国外交、国外社会政治思潮、世界民族宗教等领域的研究,曾参与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大课题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80多篇,新闻和文学作品近百篇,出版专著十余部。有影响的著作有:《中国问题报告》《世界问题报告》《中国民族问题报告》等。”。

胡昊:1988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199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起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东欧中亚局工作,历任处长和副局长。2004年至2005年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挂职任副书记。2007年至2010年任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参赞,2010年至2016年任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六局正局级参赞、副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大国关系、中俄关系、俄罗斯政党等。主要译著有:《拉赫莫诺夫总统:人与政治家》、《“9·11”和入侵伊拉克后的世界》、《又是普京——梅普轮流坐庄内幕揭秘》、《捍卫苏联的最后一搏》、《俄罗斯向何处去》、《中国人在海参崴》等,发表论文和内部报告上百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积极开展多边政党外交
  • “多边外交”概念辨识
  • 多边政党外交的主要形式
  • 中共拓展政党多边交往的现状和前景
第二节 同大国大党开展机制化交流
  • 中美政党高层对话机制
  • 中俄政党论坛和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
  • 中日政党交流机制
  • 中欧政党高层论坛
  • 中印政党交流机制
第三节 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间的机制化理论研讨
  • 中越政党机制化理论研讨
  • 中朝两党多层次交往
  • 中老执政党定期理论研讨
  • 中古两党重大会议互相通报
第四节 主动开展党的对外信息传播
  • 主动传播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
  • 不断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手段,灵活多样地展现中共良好形象
  • 积极通过境外媒体来报道中国和传播中共有关信息
  • 不断拓宽对外信息传播的渠道,建设有效的、可持续的平台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