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党的组织构架——为了特殊功能的政治设计

作者:
郭亚丁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4页
报告大小:
1.02 MB
报告字数:
2793字
所属图书:
党员学党建(十九大报告学习版)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共产党的组织结构不同,与共产党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有关。共产党在历史上的运行“轨迹”完全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在历史上,共产党是与劳动人民联系在一起的无产阶级政党。为了改变不平等、不合理的“旧社会”,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自由和解放,为了表达人民主张、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共产党需要把劳动人民组织起来,进行前所未有的社会革命,以推翻反动的统治,建立新型的社会制度。结构学告诉我们,目标引导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身为之奋斗的目标,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1847年12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对共产党的组织进行了明确规定。章程第五条规定,同盟的组织结构是: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和代表大会。第六条规定,支部的组成至少三人至多二十人。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第三十条规定,代表大会是全盟的立法机关。代表大会并且可以对中央委员会委员“随时撤换之”。这说明,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列宁领导的苏联共产党,对党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党的组织结构又得到了优化。

关键词:

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党的组织构架政治设计

作者简介:

郭亚丁: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政党与社会发展、政党比较、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党的领导要论》《政党差异性研究》《全球视野下的共产党》《党建热点新说》《党员学党建》等学术专著7部,主编或参与撰写《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新世纪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等学术著作和教材12部。主持国家社科课题、省社科重大招标课题、中组部重点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1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政治学研究》《党建研究》等理论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一等奖三次,二等奖四次,连续多次获得浙江省委党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和“科研优秀奖”,荣获“浙江省委党校名师”称号。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