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宁夏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
作者:
束锡红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991.84 KB
报告字数:
9655字
所属图书:
生态移民与精准扶贫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7.139-150
王晓毅
摘要:
经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建设,宁夏南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移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升。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移民,既是多年扶贫实践探索出的成功道路,也是解决宁夏南部地区贫困问题的现实需要。但生态移民是在较大地理空间内实施的迁移行为,移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导致他们在迁入地社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与移民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对移民安置区的新环境有较好的社会适应,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才能得到较好的满足。为了缓解搬迁给移民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适和冲击,使生态移民安心定居,并尽快融入迁入地社会,本文在大范围抽样调查基础上,从多个方面阐述移民搬迁后的社会适应情况,探究影响移民社会适应的显著性因素,寻求促进移民社会适应的合理途径,助力移民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扶贫开发
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
风俗习惯
作者简介:
束锡红:
博士,北方民族大学、西北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代表作为《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实证研究》(《民族研究》2012年第5期)。
相关报告
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预测及分析
河北省故城县扶贫开发案例
陆德泉(香港港专学院副教授)
移民的流动性与贫困治理——宁夏生态移民的再认识
宁夏生态移民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移民生产生活状况
宁夏生态移民的社会融入
宁夏生态移民养老保障创新研究
非农就业、劳务派遣与非正式劳动
月牙湖生态移民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现状
自然环境的适应
饮食适应
衣着适应
住房适应
交通适应
生产技术条件适应
人际关系适应
风俗习惯的适应
现居地社会认同
·
第二节 生态移民社会适应影响因素探析
第三节 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的对策建议
优化移民务工环境
完善移民社会保障
实施迁入区资源合理配置
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