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四川省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报告

作者:
杨华军 张祥荣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36 MB
报告字数:
9560字
所属图书:
四川社会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高速和高质量的城镇化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国家整体繁荣昌盛的方向。在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保证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不呈断崖式下滑,是一个现实且急迫的问题。在2020年全国达到60%左右城市化率的大前提下,本文从教育的角度探讨四川如何实现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双优发展。四川2017~2018四川乡村教育整体良好,但挑战和机遇并存,问题与发展空间都较为突出。某些特色和亮点较为有价值性和成长性,如“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推动的“文轩教育‘太阳星公益行动’乡村教育圆梦计划活动”等。在分析一般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1)调结构、强基干、探索乡村教育就近取材的实现模式;(2)拓宽优质教育资源流向乡村的渠道;(3)探索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由全省统筹的实现模式;(4)加快制定规范的课后服务落地方案,逐步缓解留守学生问题的负面效应等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四川省教育脱贫

作者简介:

杨华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史、青少年发展治理、乡村教育与乡村治理、晏阳初教育思想、社会学中国化。

张祥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乡村教育项目高级技术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心理顾问,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婴幼儿早期教育行业协会副主席,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四川团省委、省青联、省学联、省少工委青少年工作决策咨询库专家。四川省妇联、成都市妇联、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与终身教育。出版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等16部著作,获中国儿童书籍出版最高奖——“中国冰心儿童图书奖”、四川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普及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文章目录
·引言
四川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
  • (一)整体状况
  • (二)特色亮点
四川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 (一)整体成效
  • (二)一般问题
·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