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平等的研究

作者:
韩振峰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826.78 KB
报告字数:
12724字
所属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问题研究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并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正式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基本内容。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组概念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平等”具有重要地位,“平等”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17次之多,其中涵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党内民主、党的纪律、使用生产要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教育公平、两岸交流、国际关系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平等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平等”与自由、公正、法治也有密切联系。“平等”要求的自由是每个人的自由,不只是个别人的自由,不平等的自由是特权;自由和平等的平衡和统一是“公正”;自由和平等是公正和法治所要成全和保障的根本价值,也是人类所追求的共同价值。

关键词:

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平等观

作者简介:

韩振峰:北京交通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

文章目录
·(一)平等的基本内涵
(二)平等的历史追溯
  • 1.中国古代的平等观念
  • 2.西方平等观念
·(三)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含义
(四)社会主义平等观和资本主义平等观
  • 1.资本主义平等观
  • 2.社会主义平等观
  • 3.社会主义平等观与资本主义平等观相比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五)社会主义平等观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