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政府创新大型剧院管理体制的实践与探索——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例
作者:
朱艳丽
杨杰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1434字
所属图书: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1.119-136
郑崇选
荣跃明
摘要: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早在十年前就采用了将剧院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管理模式。浦东新区政府从完善制度设计、实施引导监督、开展综合研究等方面入手,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引导经营方向的同时兼顾市场化运作和公益性导向,探索出一条“商演为主”“公益为重”的独特发展道路,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本报告从政府的角度,总结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做法和经验,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希望能为今后类似的大型文化设施的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化
经营
演出
剧院
东艺
作者简介:
朱艳丽: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工作人员。
杨杰:
浦东新区宣传部(文广局)工作人员。
相关报告
云南省农民合作社调查案例
阎锡山接收日伪企业后的经营策略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几个问题——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为例
2018年深圳文化发展回顾与2019年展望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的多维视角与文化分析——中国文化的自然、自觉、自省与自我实现之路
当代儒家政治哲学发展的思路与展望
可持续发展下的文化变革
Cultural Change 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
全球文明城市: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的文化愿景
“一带一路”战略与上海文化产业的重大使命
文章目录
·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基本情况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运营管理模式
(一)“东艺模式”概况
(二)具体做法
“东艺模式”运行成效
(一)剧院市场化程度较高,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市民文化消费意愿增强,艺术欣赏能力逐步提高
未来发展建议
(一)加大文化消费培育力度,扩大东艺影响力
(二)借力“互联网+”,加快推进剧院运营方式升级
(三)探索社会资本注入文化领域的更多可能
(四)适时推广“东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