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使民主运转起来:协商方法

作者:
陈家刚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大小:
1.1 MB
报告字数:
32363字
所属图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协商民主”强调民主的公开性、平等性、包容性以及理性思辨基础上的共识达成,对于推进当前世界各国的民主进程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协商民主本身并无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这些理念,因此就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来实现。协商方法即是将协商民主的理念、要素贯彻到具体的程序中,以一定的程序为载体来实现协商民主的要义。在十八大提出推动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伟大目标的背景下,本土协商方法的发展创新更加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就需要明确如下问题:协商方法对于各国民主进程的推进主要有哪些作用?协商方法在设计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国内外都有哪些协商方法在被实践,实践情况如何?国外协商方法近期有何进展?最后,我们又该如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方法不断发展创新?本部分将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回顾与解答。

关键词:

协商民主公共协商协商理念

作者简介:

陈家刚:河南省固始县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陈独秀研究。现为中央编译局办公厅科研处处长,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政治学博士。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协商民主、政党政治、全球治理研究。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专著)、《协商民主译丛》(执行主编)、《政治的终结》(译著)、《全球大变革》(译著)、《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译著)等多部作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报纸发表各类文章90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协商方法的作用与设计原则
  • 协商方法的作用
  • 协商方法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 协商方法的类型与实践
  • 国外协商方法的类型与实践情况
  • 国内协商方法的类型与实践情况
第三节 协商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 国外协商方法的最新进展
  • 推动我国特色协商方法不断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