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发展:理由、可能与路径

作者:
李强彬 廖业扬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3909字
所属图书:
协商民主:理论与经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协商民主的发展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解决日益负责的公共政策问题、推动公民深入参与公共议程、从而彰显社会公正感。社会发 展的现实需要与政府治道变革的现实需求为当下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未来协商民主的发展需要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之上立足国情,注重对文化和制度的建构。
关键词:

中国协商民主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

李强彬:四川眉山人,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第十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赴英国约克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习,2014年7月赴牛津大学短期交流学习。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软科学项目等国家和部省级纵向课题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政策过程与决策分析、协商民主的理论与运用、公共行政理论与政府改革、社会影响及其评价、社会抗争及其治理。

廖业扬:

文章目录
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发展的理由
  • (一)公共政策问题复杂化发展的回应
  • (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深入化发展的回应
  • (三)社会公正感问题显性化发展的回应
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发展的可能
  • (一)政治空间的独特性支持
  • (二)协商资源的非累积性发展
  •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
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发展的路径
  • (一)实践空间的把握
  • (二)协商文化的塑造
  • (三)协商制度的构造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