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监控机制:困境与创新
作者:
刘波
出版日期:
2015年8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14 MB
报告字数:
8515字
所属图书:
廉政建设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8.194-206
郑洁
卢汉桥
摘要:
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监控机制,对实现社会保障的政策目标,保证社会保障政策正常运行和维护社会成员的社会权益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监控机制方面存在的困境主要有:监控组织机构缺乏统一性、层次性和独立性,法制化程度低,监控有偏差,立法、司法和社会监督薄弱,监控人员专业化水平低,监控手段和监控方法单一、不科学。今后需在明确监控原则,建立全方位的监控体系,推进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司法和社会监督,明确监控目标和监控标准,加强危机预警监控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法制化
创新路径
监控机制
作者简介:
刘波:
法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社会保障、公共政策与政治学研究。
相关报告
中国廉政的道德基础及其法制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本路径
文化创新:条件、特征和路径——基于文化哲学视角的分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历程与方法路径
2020年中国疫情防控时期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重新审视社会保障与国家治理
我国精准扶贫对象选择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
社会保障在西方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分析
社会保障在东亚国家和地区治理中的功能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与国家治理体系结构变迁
文章目录
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监控机制的必要性
(一)社会保障政策监控机制是社会保障政策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保障日常监控可以及时修正社会保障政策日常运行中的非正常状态
(三)社会保障预警监控可以有效化解社会保障政策长期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和危机
(四)社会保障监控机制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权益
当前社会保障政策监控机制面临的困境
(一)监控组织机构缺乏统一性、层次性和独立性
(二)监控立法滞后,法制化程度低
(三)监控有偏差,只注重事后监督而忽视预警监督和全程监控
(四)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薄弱
(五)监控人员专业化水平低,监控手段和监控方法单一、不科学
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监控机制的创新路径
(一)明确社会保障政策的监控原则
(二)建立统一、独立、权威的全方位社会保障政策监控体系
(三)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政策监控的法制建设
(四)加强对社会保障政策的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
(五)明确科学的、可操作的社会保障政策监控目标和监控标准,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反馈系统
(六)加强危机预警监控,确保社会保障政策的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