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我国精准扶贫对象选择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

作者:
刘俊霞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954.29 KB
报告字数:
8794字
所属图书:
探寻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原著研读论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为此必须坚持精准扶贫。扶贫对象的精准选择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在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谓至关重要。但目前的实践中依然存在识别不准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弃真”与“存伪”两种情况,这使得扶贫政策的脱贫效果不明显,并且造成扶贫资源的浪费。另外,贫困标准存在局限性、操作流程不规范、扶贫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且部分人员工作能力动力欠缺、相关制度不完善以及乡村空心化的复杂环境等都是扶贫对象选择不精准的重要原因。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社会保障精准扶贫扶贫对象精准识别

作者简介:

刘俊霞:

文章目录
·目前扶贫对象精准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精准扶贫对象选择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现有识别标准存在局限性
  • (二)扶贫的评选操作流程不够规范
  • (三)基层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且部分人员能力动力欠缺
  • (四)相关制度不完善
  • (五)乡村复杂环境加剧了对象选择的难度
完善精准扶贫对象选择的对策建议
  • (一)建立多维贫困测量体系
  • (二)规范评选操作流程
  • (三)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 (四)提高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素质、数量及待遇
  • (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乡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