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党内巡视工作制度研究:探源、解析与改进

作者:
赵捷 黄建新 曾起郁
出版日期:
2015年8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1.13 MB
报告字数:
6276字
所属图书:
权力监督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78年以来,我国的巡视工作经历了恢复、确立、完善三个发展阶段,用实践证明了其有效性。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巡视机构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关系不清、巡视对象和内容模糊、没有突出查账制度、巡视工作队伍的结构不稳定、缺少有效问责的激励机制等。为进一步完善巡视工作,应准确定位巡视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完善对“一把手”的巡视监督制度,组建专职的巡视工作队伍,选择和创新巡视组的工作方式,并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

关键词:

工作制度问责制度党内巡视

作者简介:

赵捷:赵捷(1956~),男,山西阳城人,福建农林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反腐倡廉建设研究。

黄建新:江西石城人,1968年生。200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陆学艺教授,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管理、社会政策等。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多项。

曾起郁:

文章目录
探寻 1978年以来巡视工作的简单回顾
  • (一)巡视工作恢复和探索阶段 1978~1996年
  • (二)巡视工作制度确立阶段 1997~2003年
  • (三)巡视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阶段 2004~2009年
解析 巡视工作制度存在的不足
  • (一)巡视机构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关系不清
  • (二)巡视对象和内容模糊
  • (三)没有突出查账制度
  • (四)巡视工作队伍的结构问题
  • (五)缺少有效问责的激励机制
改进 巡视工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一)准确定位巡视工作制度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完善对“一把手”的巡视监督制度
  • (三)组建专职的巡视工作队伍
  • (四)选择和创新巡视组的工作方式
  • (五)建立巡视工作的有效问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