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乡村公共财产治理的公平化价值归宿

作者:
刘长军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09 MB
报告字数:
17123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十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现代社会以降,公平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诉求,公共财产的设置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20世纪末世界历史范围内的一场市场化潮流,与传统中心-边缘式不平衡治理模式相叠加,出人意料地把当代中国乡村公共财产公平治理问题推上了时代高度。形塑乡村命运(利益)共同体,防范“市场失灵”对公平理念的侵蚀,破除“工农业剪刀差”“城乡二元体制”所导致的乡村公共财产失衡,从公共财产的“纯”“准”两个方面的定性上来实现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公平和中性竞争,才能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配置”“致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的乡村公共财产治理的公平价值归宿。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乡村公共财产治理公平化价值归宿

作者简介:

刘长军:刘长军(1975~ ),男,山东蒙阴人,哲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章目录
·公平理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公共财产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公共财产的公平实践指向
  • (一)乡村公共财产的“险”“财”二重性及其时代诉求
  • (二)城乡一体化视域中乡村公共财产的“公平化”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