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明斯基与大衰退

作者:
玛丽亚·N.伊万诺娃 张雪琴 王生升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1.11 MB
报告字数:
23424字
所属图书: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运用源自卡尔·马克思和海曼·明斯基的两种独特理论观点,对大衰退的金融性根源这一盛行的解释进行了批判。随着美国经济日益金融化以及生产全球化,金融危机的国内与国际因素以及金融性根源与实体性根源也日益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马克思对危机的解释至少在以下两点超越了明斯基:①大衰退的结构性根源不在于美国金融部门而在于生产全球化体制,这一体制反映了资本积累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加剧的不平衡,这已为全球经济失衡所证明;②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货币或金融,通过对货币金融体系的调整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传统观点存在根本缺陷,危机的不断再现已经证明了传统的财政货币政策在确保积累平衡方面存在局限性。

关键词:

金融危机马克思大衰退资本主义与危机全球性失衡

作者简介:

玛丽亚·N.伊万诺娃:伊万诺娃(Maria N.Ivanova),毕业于索菲亚大学和波恩大学,获得了政治学学位与经济学学位,曾经任教于纽约大学与德国卡塞尔大学,现为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经济学讲师。她的研究兴趣包括激进社会学理论和政治经济学、货币金融理论、危机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比较政治经济学、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转型和经济史、房地产、消费主义、美元的国际地位、全球不平衡)、经济思想史、激进经济学与异端经济学(马克思、凡勃伦、熊彼特、哈耶克、明斯基、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金融论)。

张雪琴:张雪琴 1986年生,四川遂宁人。201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4年5月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并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在站博士后,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第八届金融图书“金羊奖”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国外理论动态》《政治经济学报》《学习与探索》《政治经济学评论》等南京大学CSSCI核心期刊(集刊)发表论文、译文数十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数篇。

王生升:王生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目录
·引言
·马克思论货币、过度积累与危机
·明斯基论金融与不稳定性
·大衰退的国内与国际根源
·“它”会再次发生吗:从投资社会化到资本共产主义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