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中国经济转型压力与资本市场能力提升
作者:
田素华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大小:
1.63 MB
报告字数:
27328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实践与创新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2.243-278
史正富
荣兆梓
摘要:
基于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渐退出的世界经济视角来讨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问题,要点之一在于如何借鉴国际经验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国际经验,来探究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在观察世界经济时,我们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的横向角度进行考察,也可以从世界经济体系变迁历程的纵向角度进行考察。世界经济体系可分为世界经济增长、全球经济治理、要素国际流动、商品国际流动等多个方面。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可以将全球经济分为四组:①美国等发达国家;②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③发展中国家;④低收入国家。从商品和要素跨国流动来看,世界经济运行又由商品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四个部分组成。世界经济运行秩序离不开形形色色的国际经济组织,如管理全球直接投资和贸易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管理全球货币秩序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负责全球投资贷款的世界银行(WB)、对全球金融监管做出重要贡献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经过多年的运转,当前的世界经济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以中国商品出口为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思路从多个角度考察和分析中国经济。在本文中,我们将以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渐退出为背景,解读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问题。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转型需要以经济增长速度适当、物价可控为前提,需要有充足的时间窗口,需要确保经济结构调整有充裕的时间保证,以达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消化过剩产能目标,而最为重要的是实现从以银行为主配置资源的经济转向资本市场与银行同时配置资源的经济。
关键词:
中国
金融危机
美国
经济转型
资本市场
作者简介:
田素华:
田素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报告
在全球化平台期中国要更有作为
世界正处于大动荡、大调整、大变革前夜
资本、市场与社会主义——关于国家制度创新的再思考
经济增长中不得不注意的贫富拉大问题——兼评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
精心打造和稳妥释放资本的正能量
中国加快发展科技金融
香港贫困问题的历史演变
中国发展道路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借鉴意义
经济转型:一种新的减贫模式
文章目录
·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变动
金融危机以来的美国经济
(一)GDP稳定增长
(二)失业率降低远超过预定目标
(三)通货膨胀低位可控
(四)产能利用率接近危机前水平
(五)经济去杠杆化已经基本完成
(六)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
(七)经常项目状况在持续改善
(八)财政赤字显著下降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空前繁重
(一)中国工业企业利润下降显著
(二)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有限
(三)劳动力短缺与就业压力并存,未富先老趋势日渐明显
(四)全社会的负债比率高位运行
(五)中国企业直接投资也需要结构调整
(六)影子银行风险
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基本路径
(一)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结构调整是关键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任务
(四)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
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一)银行信贷与资本市场在经济升级中的功能比较
(二)货币政策需要引导和稳定资本市场平稳发展
资本市场创新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一)企业直接融资的动态管理
(二)不断壮大专业投资者队伍
(三)多方面提高证券期货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
(四)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
(五)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六)营造资本市场发展良好环境
·
结论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