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新时代河北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培育研究

作者:
张蓓蓓 梁平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28 MB
报告字数:
11618字
所属图书:
河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青年的价值观既关系着自身的成长成才,又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厘清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河北省8所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的实证调研发现,目前河北省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上总体向好,但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认知程度不够深入、认同情感不够稳定、知行不一等问题。高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年,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分层分类的教育引导方式,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线下活动与网络引导的协同前行、相得益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践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

大学生河北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

张蓓蓓: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华北电力大学党政办公室七级职员,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梁平: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司法治理和教育管理。

文章目录
价值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指向
  • (一)价值认同的理论内涵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逻辑
实证调查:河北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
  • (一)认知认同状况
  • (二)情感认同状况
  • (三)理性认同状况
  • (四)行为认同状况
成因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的多维分析
  • (一)个人特征的影响
  • (二)高校教育的影响
  •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走向认同: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 (一)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实施分层分类的教育引导
  • (二)践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
  • (三)推进第二课堂建设,切实增强校园文化育人效果
  • (四)加强网络空间建设,有效发挥网络阵地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