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和贸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民党政府,大量物资来自国统区。然而,1941年初皖南事变以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使之面临巨大的财政经济困难。边区政府决定用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方法来解决物资匮乏、通货膨胀等问题。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纸烟作为非必需消费品就有两重性质:一方面,纸烟消费消耗资源,进口纸烟使根据地现金外流,纸烟消费被视为额外的奢侈性消费而受到批评和限制;另一方面,纸烟生产作为增加边区收入的副业而受到政府鼓励,在根据地经济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一般“纸烟”、“卷烟”、“香烟”三个词可以互换,都指纸卷烟丝直接吸食的烟草消费形式,本文统一用“纸烟”一词指我们现在常见的纸卷烟丝的烟草消费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