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佛教角度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
卡皮拉·阿巴亚万萨·兰杜努·帕蒂兰内赫莱奇(KapilaAbhayawansaRandunuPathirannehelage)
李芷晴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大小:
1.26 MB
报告字数:
6910字
所属图书:
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8)(全2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7.287-293
王灵桂
摘要:
佛教的社会戒律致力于建立一个全球社会,使所有成员在平等的基础上享有社会权利和特权,能和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当从佛教的角度考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时,它无疑蕴含了佛教的一切社会戒律。尽管这些条例以最佳形式存在,但如果没有将它们应用于现实的方法,它们将永远只是概念而已。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为它覆盖了全人类。
关键词:
佛教
社会权利
人类命运共同体
“众生皆乐”
作者简介:
卡皮拉·阿巴亚万萨·兰杜努·帕蒂兰内赫莱奇(KapilaAbhayawansaRandunuPathirannehelage):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副校长
李芷晴:
相关报告
走向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
人权不可分割,既包括公民和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既包括个人权利,也包括集体权利
《〈美洲人权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议定书》及其背景
人权的某些经济基础(节选)
城乡社会福利的一体化
在平等包容的对话模式中建立深层的世界文化交流机制——有感于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话
亚洲佛教中的文化多元化对和平与和谐的促进
百济武宁王妃漆枕所绘摩羯纹试析
道贯天地人,德通儒道佛——任法融道德思想述评
张载融通儒佛举隅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