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和平与和谐:亚洲佛教的文化多元化
作者:
维马尔·赫瓦马纳奇(WimalHewamanage)
薄帆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58 MB
报告字数:
10534字
所属图书:
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8)(全2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7.483-493
王灵桂
摘要:
本文利用与三种佛教宗派相关的定性数据,重点关注文化的四个主要支柱,揭示了佛教的多元化方面;三种宗派分别为:南亚和东南亚的小乘、东亚的大乘和中亚的金刚乘。亚洲佛教的符号、语言、价值观和规范多种多样,非常丰富,而且很可能通过多种形式发挥美的作用。
关键词:
价值观
佛教文化
文化多元化
亚洲佛教
佛教教义
作者简介:
维马尔·赫瓦马纳奇(WimalHewamanage):
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佛教研究系高级讲师
薄帆:
相关报告
亚洲佛教中的文化多元化对和平与和谐的促进
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的现实课题
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层根源探析
马克思价值观的萌芽
导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审视
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价值观的唯物主义转折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浅析
马克思中学毕业作文中的价值观探析
文章目录
·
引言
·
多元化与佛教教义
·
亚洲佛教的符号的多样性
·
亚洲佛教的语言
·
价值观与规范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