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价值观的唯物主义转折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年8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大小:
878.31 KB
报告字数:
1861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形成史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843年7~8月,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摘录了大量的笔记。“在研究《1843年手稿》时,下列情况引起本书作者的注意,即在手稿的后半部(第23印张),马克思似乎结束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第303节的详细分析,并准备接着研究下面几节(在第24印张的头两页他连续摘录了第304~307节),但是,写了头几行以后,他中断了对这几节的分析,做了大量的补充,重新又回到对第303节的研究。”王旭东、姜海波编著《马克思〈克罗茨纳赫笔记〉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第235页。一般观点将《克罗茨纳赫笔记》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两个文本看作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开端。

关键词:

价值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克罗茨纳赫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克罗茨纳赫笔记》对社会基础领域的价值认识
  • (一)主谓词关系
  • (二)财产、所有制与国家等相关问题
  • (三)选举、代议制等的价值分析
  • (四)普遍意志问题
马克思对自己的新价值观的表达
  • (一)主谓关系
  • (二)社会—国家伦理政治共同体
  • (三)国家—等级—市民社会思想结构的拓展
  • (四)历史视野对价值评判的意义
  • (五)对国家形式化的批判
  • (六)对旧官僚政治的批判
  • (七)市民社会新的价值视野
  • (八)真正的民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