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抗议性谣言的大量出现及其治理

作者:
雷霞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大小:
1.01 MB
报告字数:
3903字
所属图书:
文化决策参考(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所谓抗议性谣言是指与公权机构、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或与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信息相左,旨在提出质疑、猜测、非议的不确定性信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极易导致抗议性谣言的产生与传播。而新媒体则使大众有了快速发布信息与相互交流的平台,从而使新媒体成为滋生和传播各种抗议性谣言的重要平台。不过,我们需要消除新媒体是谣言产生的“摇篮”的偏见,更不能简单地认为新媒体是谣言产生的“罪魁祸首”。

抗议性谣言因其本身包含“抗议性”,传播与扩散容易引发敌对情绪,所以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也不能仅仅依赖于新媒体有限的“自清功能”,而需要主动应对。一些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抗议性谣言应得到法律的制裁。但如果不加区分,对一切抗议性谣言都采取一刀切的“严打”,就不仅会激化矛盾,引发新的社会不满情绪,还容易导致“寒蝉效应”,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谣言治理抗议性谣言

作者简介:

雷霞: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信息与智能传播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谣言传播和智能传播。

文章目录
·抗议性谣言的复杂情况
抗议性谣言层出不穷的原因
  • 1.社会层面的原因
  • 2.技术层面的原因
  • 3.传播层面的原因
  • 4.谣言传播渠道多样,媒体与媒体工作者也可能成为谣言传播者
  • 5.辟谣的滞后与难度
抗议性谣言的治理对策
  • 1.新媒体语境下重新界定主流媒体
  • 2.把握“信息拼图”时机,及时发布主导信息,主动澄清
  • 3.及时回应并解决抗议性谣言所指涉的社会问题
  • 4.提升新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 5.使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信息共享与补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