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网络传播中的谣言与治理

作者:
胡凌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大小:
1.02 MB
报告字数:
5417字
所属图书:
文化决策参考(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谣言并非完全需要打击的非法存在,毋宁说其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只要存在信息模糊和不公开的情况,就会有谣言存在。而消除谣言的最好方式不是压制和打击,而是及时公布真实的信息,扭转人们的心理倾向,将通过谣言获利的空间降至最小。与其将大量资源投入封堵和整治,不如用于加强信息公开,改善社会整体的认知和预期环境,这同样是一种事先预防,但收效更大。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以考虑的约束对象有信息发布者、传播者和传播平台。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要求微博平台服务商承担第三方侵权责任。

一方面政府应当努力促成更多的以共同经验、职业和兴趣为纽带的虚拟社群,自下而上地产生有公信力的意见领袖,并训练网民在不同群体中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使碎裂化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合;另一方面在此过程国家应当增强政府公信力,加强信息公开,与不同群体积极互动,提升自身的文化舆论主导权。这是一个重塑国家舆论生态系统的复杂过程。

关键词:

网络传播网络谣言谣言治理

作者简介:

胡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文章目录
·网络传播秩序的框架
·不同网络谣言的影响程度不一
·谣言治理的重点是对网络平台服务商问责
·应对谣言的最好办法是信息公开
·提升公众议事能力与促进网络社群发展
·政府应重视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