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学者参加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情况(2013~2016)

作者:
郭小香 候敏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大小:
891.61 KB
报告字数:
22543字
所属图书: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年度报告(2018)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国际学术会议是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范围内交流和推广的重要平台,较好地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时也能彰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对外传播,并进而扩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可以说,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部分将对中国学者参加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的情况展开深入的分析与阐述。本章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会议在线、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学部网站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广东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网站。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学科分布年度分布会议组织机构

作者简介:

郭小香:副教授,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候敏: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2015~2016年度中国学者参加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概况
  • 1.年度分布
  • 2.学科分布
  • 3.参会人数分布
  • 4.会议组织机构分布
年度分析
  • (一)与以往比较,2015~2016年度中国学者参加的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情况特点
  • (二)取得进步的原因分析
影响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
  • 1.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
  • 2.北京论坛(2015)
  • 3.G20智库论坛
  • 4.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
  • 5.第七届全球传播论坛
  • 6.亚欧经济论坛
  • 7.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 8.第九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
  • 9.第三届“中国-南亚智库论坛”
  • 10.国际儒学论坛
  • 11.首届全球人力资源论坛
  • 12.第21届中美法律交流研讨会
  • 13.“翻译与中阿人文交流”国际研讨会
·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