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人性与动物性的相通和相融——小说《耻》中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内在一致性
作者:
李臻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66 MB
报告字数:
12087字
所属图书:
文化自信与中国外国文学话语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9.348-361
王春雨
摘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代表作《耻》,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殖民时代给南非留下的种族和文化冲突等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小说以兼具诗性和理性的视角,对人与动物的关系所做的描绘,已经引起了生态批评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关键词:
人性
自然生态
动物性
社会生态
作者简介:
李臻:
相关报告
营造良好社会生态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报告
白马雪山民族生态文化价值研究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导论
孟子性善论的思想根源
人性的另一面:对人之局限性的哲学理解
“自由与制度”互动模式:理解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新分析框架
作为人学的哲学——评陈新夏教授的《人学与人的发展》
古今学者对性善论的批评:回顾与总结
弘扬政治中的人性
文章目录
人与狗的情感联系
1.主人公对狗的态度演变
2.狗形象的主体性之辩
·
多种动物形象与人物精神世界的相互映衬
·
小说中动物形象的辩证性特征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