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无名的裘德》的异质空间解读
作者:
杨晓红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54 MB
报告字数:
14243字
所属图书:
文化自信与中国外国文学话语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9.362-378
王春雨
摘要:
在《不同的空间》(1967)中,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提出了“异质空间”的概念,并描绘了其六个重要特征:其一,多元文化的共在格局;其二,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差异;其三,互斥场所的并置呈现;其四,历史片段中的积累和整合;其五,空间与人之间既相互隔离又相互渗透;其六,虚实相映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异质空间
互斥场所
作者简介:
杨晓红:
相关报告
拉丁美洲文化与公共政策
云南乡村振兴资源禀赋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政党文化维系着政党的生命
价值难题:多元文化与中美大学生道德教育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ulticultur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与新时代生态文明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概述
多元文化下的中国乡土文明重建
文章目录
·
引言
《无名的裘德》中多元文化的共存
1.《无名的裘德》中的“危机型异托邦”
2.《无名的裘德》中的“偏离型异质空间”
·
《无名的裘德》中互斥场所中的并置呈现
·
《无名的裘德》中虚构与事实的存在形式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