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新媒体与青年思想引导研究报告——基于广州青年新媒体使用偏好调查的实证分析

作者:
黄禧祯 邵小文
出版日期:
2015年7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大小:
1.9 MB
报告字数:
24116字
所属图书: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5)
摘要:

广州青年新媒体使用有普遍化与高频化的趋势,新媒体使用需求有生活化与实用性的特征。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年人融入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广州青年对新媒体平台发起的活动,参与程度高、“群际差异”明显,参与行为多样化,热衷于团购、交友以及志愿者服务;对待与利用新媒体的态度与行为,总体上较为理性与克制;而对党团组织与政府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关注程度偏低,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也反映出一些现实问题,即部分青年“新媒体依赖”问题、青年文化受世俗化的影响、少数青年对“网络谣言”偏听偏信,青年工作“新媒体服务”仍需加强。因此,建议共青团在青年工作中明确对青年思想引导的新媒体应用策略。其基本内容是:以进一步推动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为基础;以新媒体条件下先进青年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强化青年“新媒体服务”为切入口。

关键词:

新媒体青年思想引导

作者简介:

黄禧祯: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专业和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青年文化研究。

邵小文:哲学博士,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专业和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

文章目录
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基本情况
  • (一)研究目标与基本概念
  • (二)调查对象和调研方法
  • (三)抽样方案及实施结果
  • (四)调查质量控制和评估
调查主要结果
  • (一)青年群体使用新媒体的现状 普遍化、高频化
  • (二)青年群体使用新媒体的主要需求特征 生活化、实用性
  • (三)新媒体在青年社会生活中的融入程度 参与度高但有“群际差异”、形式多样又有一致性、具体使用行为较理性克制
  • (四)青年对新媒体的认知与评价 有选择的信任,正面评价为主
  • (五)对地方政务微博等媒体平台 关注度不高,需求度较高
问题分析
  • (一)青年正趋向“新媒介化生存”,部分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出现“新媒体依赖”问题
  • (二)青年新媒体使用偏好的生活化,反映出受青年文化的世俗化影响
  • (三)少数青年对“网络谣言”偏听偏信
  • (四)青年工作“新媒体服务”仍需加强
对策建议
  • (一)以进一步推动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为基础
  • (二)以新媒体条件下先进青年文化建设为核心
  • (三)以强化青年“新媒体服务”为切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