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南京市建设创意文化产业功能区的调研和思考

作者: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南京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潘谷平 郭榛树 杨晓东 张晓欢 曾繁文 施扬 吴永铭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25 MB
报告字数:
14566字
所属图书:
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南京市按照优化全市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总体要求,统筹考虑城市禀赋、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突破传统园区空间束缚,按照产业集聚、空间集约、功能集中的原则,就建设南京市创意文化产业功能区进行了系统调研,探索以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支撑,以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为连接,打造一批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的创意文化产业功能区,进一步优化全市创意文化产业布局,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文化建设产业集聚创意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城市禀赋

作者简介: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2014年南京文化金融发展报告》执笔人: 陶甜甜、 边晓红、 胡俊、 王磊。

南京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功能区建设:南京市文化产业集聚 模式的新探索》执笔人: 郭榛树、 郭霖《南京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问题研究》执笔人: 郭榛树。《“后青奥”时代南京城市形象的 国际化塑造与推广》执笔人: 王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潘谷平:

郭榛树:

杨晓东:

张晓欢:

曾繁文:

施扬:

吴永铭:

文章目录
基础条件
  • (一)整体规模迅速壮大,支柱地位牢固确立
  • (二)产业融合逐步深入,集聚效应更加凸显
  • (三)行业龙头不断涌现,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 (四)平台建设持续创新,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 (五)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思路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总体目标
  • (三)功能区建设目标
空间布局和产业引导
  • (一)空间布局
  • (二)产业引导
功能分区
  • 1.秦淮老城南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区
  • 2.环南艺创意文化产业功能区
  • 3.建邺河西影音游戏广告功能区
  • 4.仙林数字文化和创意产业功能区
  • 5.长江路文化休闲体验功能区
  • 6.数字出版传媒产业功能区
  • 7.文化科技和网络互联功能区
  • 8.滨江演艺会展体育融合功能区
  • 9.文化艺术品交易功能区
  • 10.紫金山—玄武湖文化休闲功能区
  • 11.佛教文化体验功能区
  • 12.文化主题公园功能区
保障体系和协调机制
  • 1.体制机制保障
  • 2.规划政策保障
  • 3.科技创新保障
  • 4.创意人才保障
  • 5.金融合作保障
  • 6.国际合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