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领域分离下文化政策的市场化方向探索(1992~2003年)

作者:
刘江红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大小:
1.05 MB
报告字数:
2694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与文化政策演进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文化自身的体制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文化作为承担独特功能的社会系统从政治领域分离出去。以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发展十年,形成了新的文化气象,也带来了政策实践难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型管理机制在向商业机制转变时如何实现文化产业的规范发展?产业化、集团化、资本引入等变革对文化发展会带来什么变化?如何确保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强调经济价值的同时得到有效体现?如何形成有效的文化监管机制,其内在尺度和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控制权力格局对文化政策体系和内容的影响。
关键词:

市场化文化政策

作者简介:

刘江红: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政策、文化科技融合,发表论文数十篇。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代拟稿及立法相关问题研究,以及“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健全,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体制机制”“北京市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研究”等多项中宣部、文化部及北京市委托课题。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领域分离 文化本体地位确定的社会背景
  • 资源控制权力主体去中心化
  • 资源控制权力主体纵横延伸
  • 全球化浪潮下的社会变革
第二节 体制改革启动 文化事业和产业分离运作
  • 文化事业结构调整
  • 规范文化经济活动
  • 引导文化生产专业化
  • 科学界定政府职能
第三节 一元多层控制体系 转型社会中的文化政策控制
  • 准微观化的政治直接控制
  • 强有力的市场调控机制
  • 成长中的民间精英
  • 法律控制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