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IP资源创新性推广途径与策略探究——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为例

作者:
刘中华 焦基鹏
出版日期:
2018年7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1.38 MB
报告字数:
7063字
所属图书: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数字文化产业时代,鼓励以非遗IP资源为核心,借助先进数字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由数字化保护向创新性发展转化。本文就非遗联盟非遗IP资源创新性发展案例进行探讨,梳理非遗IP资源创新性发展推广途径与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P资源的创新发展提供经验。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非遗IP资源

作者简介:

刘中华:副研究馆员,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创意设计源》执行主编。

焦基鹏: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意设计源》编辑部美术编辑。

文章目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IP资源
非遗IP资源创新性发展案例
  •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
  • (二)非遗IP资源创新性发展的案例
非遗联盟非遗IP资源创新性推广途径分析
  • (一)非遗IP资源+跨界合作
  • (二)非遗IP资源+国家物联网OID注册体系
  • (三)非遗IP资源+数字创新技术
  • (四)非遗IP资源+电商社交运营体系
  • (五)非遗IP资源+地域差异化战略
基于非遗联盟IP资源创新性推广途径的策略分析
  • (一)响应国家政策,创新传承优秀文化
  • (二)坚守非遗定位,树立特色品牌形象
  • (三)遵循适度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四)提高版权意识,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 (五)“互联网+”非遗,发展数字文化产业
  • (六)加强宣传力度,构建立体传播体系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