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在江苏的展开与推进

作者:
李洁 姚乐
出版日期:
2020年5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34 MB
报告字数:
12754字
所属图书:
2019年江苏发展分析与展望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千年运河肇始于江苏,大运河江苏段最具运河遗产的多元化特征,遗产类型多样、数量丰富,其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区核心面积约占全国的1/2,遗产河段长度约占全国的1/3,遗产点数量约占全国的40%。江苏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在大运河流域8个省市中优势明显,亮点纷呈,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在大运河流域8个省市中数量最多;期刊论文比重最高;有专业的官方智库支撑,形成了鲜明的江苏大运河研究组织特色,不仅重视学术贡献,重视理论阐释和学术交流,也强调对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咨政建言。目前,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的瓶颈问题已经显现,未来的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要进一步明确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的定位和目标;进一步发挥好智库作用,广泛集聚优势研究资源,提升研究水平和层次;进一步夯实研究基础;在有条件的高校启动运河学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创新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的国内外交流机制。

关键词:

江苏省大运河智库研究文化带建设

作者简介:

李洁:博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

姚乐: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

文章目录
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的优势和特征
  • (一)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在大运河流域8个省市中数量最多
  • (二)在大运河流域8个省市的以大运河为主题的不同类型研究成果中,江苏的期刊论文比重最高
  • (三)在大运河流域8个省市中,江苏大运河主题的学科优势集中在工业技术和经济领域
  • (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研究有专业的官方智库支撑,形成了鲜明的江苏大运河研究组织特色
  • (五)江苏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重视学术贡献,也强调对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咨政建言
  • (六)江苏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重视理论阐释和学术交流,积极发表理论文章,积极筹办学术交流会议
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的瓶颈和问题
  • (一)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的水平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 (二)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尚需进一步夯实研究基础
  • (三)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的重点仍需开拓
  • (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有待形成高效对外交流机制
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的目标与展望
  • (一)明确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的定位和目标
  • (二)进一步发挥智库作用,广泛集聚优势研究资源,提升研究水平和层次
  • (三)加快建设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数据库,夯实研究基础
  • (四)加快建立江苏运河学科知识体系,在有条件的高校启动运河学人才培养系统工程
  • (五)创新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的国内外交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