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身先于心”命题与“成人”

作者:
朱鲁子 ZhuLuzi
出版日期:
2021年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16 MB
报告字数:
13204字
所属图书: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9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成人”有三种含义:生理上成人;社会性成人;精神上或心理上成人。只有第三种意义上的“成人”,才是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提出的“学以成人”的“成人”之真义。这种意义上的“成人”,是轴心时代先知圣人的一个普遍事实。“成人之道”,是他们为我们后人留下的辉煌精神遗产;“成人之道”就是精神觉醒,即“开悟”的大智慧。遗憾的是,这种大智慧并没有普惠大众,“成人”成了一个“巴别塔”工程。理论上的原因是:“开悟”是一个难以操作的“定性化”概念。我们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以让先知圣人的大智慧普惠众生。我们将基于科学的现代人生哲学及其“精神青春期”理论所提出的“身先于心”命题,尝试为世人“共享智慧”而普遍“成人”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精神青春期”现代人生哲学“共享智慧”

作者简介:

朱鲁子:朱鲁子(1961~ ),男,山东胶州人,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人生哲学、美学、宗教学。

ZhuLuzi:

文章目录
第一轴心时代的辉煌和遗憾
  • (一)第一轴心时代的辉煌遗产——“成人之道”
  • (二)第一轴心时代的最大遗憾——大智慧不能普惠众生
  • (三)造成第一轴心时代遗憾的原因
·开启人类未来新时代的必要条件
现代人生哲学及其“精神青春期”理论
  • (一)现代人生哲学理论模型和“精神青春期”概念的提出
  • (二)“精神青春期”概念的阐释
  • (三)“精神青春期”概念和“开悟”概念的比较
“身先于心”命题的提出和意义
  • (一)“身先于心”命题的提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 (二)“身先于心”命题是对“身心分离”洞见的一个深化和超越
  • (三)共享“身先于心”命题则人人可以“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