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城市声环境优化的人文价值与对策思考

作者:
赵红梅 ZhaoHongmei
出版日期:
2021年2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1.13 MB
报告字数:
9214字
所属图书: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9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喧嚣与浮躁的时代,音乐具有政治意义,声环境优化属于政治哲学、音乐哲学、环境哲学的领域。政治文人阿达利认为,声音比影像更具强权性。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定盘星”,国家中心城市声环境应该引起城市规划部门的重视。目前,城市规划重视觉环境的美化而轻听觉环境的优化,对于噪声的控制限于消极的防堵与隔绝。声环境的优化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韵味与精神,而且也可以使我们的城市规划缩小与国外城市规划之间的距离。声环境优化的人文价值建立在对听觉的尊重上,建立在对噪声的聆听与把控上,也就是扎根于对人的尊重与人的和谐的追求上。我们可以通过功能区的划分与生态交响曲的设计,以及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型来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优化我们的声环境,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

关键词:

城市规划人文价值声环境环境治理思维

作者简介:

赵红梅:赵红梅,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哲学、环境治理。

ZhaoHongmei:

文章目录
·引言
·问题的提出:重视觉轻听觉
·声环境优化的人文价值
声环境优化的对策思考
  • (一)环境治理思维的转换
  • (二)功能区划分清晰,动静结合
  • (三)保全标志音,创造生态交响曲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