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先秦时期教育系统化的四重维度建构

作者:
于堃 张洁 YuKun ZhangJie
出版日期:
2021年6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59 MB
报告字数:
11767字
所属图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第三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先秦时期已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包含教师、教材、受教育者和教育场所等四重维度的教育系统化的建构。这一时期的教育呈现出重“德”兼“艺”的总体特征,受教育者贵族化的倾向和教育管理的专门化,以德育为教育的根本、兼习艺教的特色。教师的身份具有“官师合一”的双重性;教材经历了由模糊到具体、由一般到经典的选取倾向,主要是围绕“诸侯之德”“诸侯之悌”等德育内容,教育的目的是达到政教目的和提升道德品质、个人修养;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各级各类教学机构,但主要是“学在官府”;受教育是贵族子弟或宫中权贵等上层统治者的特权,出现了掌管不同教育职能的专门管理者。而后至《文选》出现后,才奠定了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写作文章,也逐渐凸显了教育的教材选取逐渐典范化的倾向。

关键词:

先秦教育系统化四重维度《文选》

作者简介:

于堃:于堃,男,1985年生,安徽阜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先秦汉魏六朝文学。

张洁:张洁,女,1989年生,湖南娄底人。文学硕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YuKun:

ZhangJie:

文章目录
·教师身份的“官师合一”双重性
·教材逐渐具体化、经典化和重“德”兼“艺”的特点
·“学在官府”的相对完善的各级各类教学机构
·受教育者贵族化的倾向和教育管理的专门化
·余论 《文选》与教育教材选取的典范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