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关于“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几个理论问题

作者:
杨生平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1.09 MB
报告字数:
1236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3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概念之后,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改造,它就成了一个有影响的概念和思想。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意识形态”的含义渐渐由最初作为褒义词的“观念科学”变为只具贬义的“虚假意识”,并最终演变为西方影响持久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产生和发展既有现实原因,又有学理原因。只有准确把握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国家社会、思想与学术的综合发展,才能弄清它的实质。梳理“意识形态终结”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实质,既是为了批判的需要,亦是为了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意识形态唯物史观虚假意识反身性

作者简介:

杨生平:

文章目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终结问题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兴起及其演变
  • (一)关于以丹尼尔·贝尔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
  • (二)关于以福山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
“意识形态终结”论持久影响的原因和理论困境
  • (一)面对“意识形态终结”论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 (二)“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学理支撑及其困境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