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55页
报告大小:
1.03 MB
报告字数:
42893字
所属图书:
向警予思想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是其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革命思想的主要起点。这一思想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1年到1919年,向警予认为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达到挽救国家和民族的目的,也即“教育救国”阶段;第二阶段,从1919年底到1922年初,向警予赴法勤工俭学阶段,她深受蔡和森影响,逐渐放弃了教育救国,但在思想深处并未根除,对教育依然抱有幻想;第三阶段,从1922年到1928年,向警予从法国回来后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彻底放弃了教育救国思想,但她主张在未彻底实现社会变革之前,教育仍要发展,人们仍要求学,她对女子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打补丁式的完善。梳理向警予的教育救国思想可以发现,她对教育的发展有很深刻的见解,她对教育目标认识的转向顺应时代潮流,她对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认识的转变,体现了那个时代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脉络。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
  • (一)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推动
  • (二)从萌芽到发展的形成过程
  • (三)家庭教育与教师引导的影响
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个体发展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 (二)强化国家意识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
  • (三)坚持男女共学
  • (四)“教育取重自动”与榜样示范法相结合
  • (五)注重学生自治
  • (六)倡导移风易俗
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一)突出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教育目标
  • (二)强调国家意识的全方位教学内容
  • (三)重视个性的科学化教育方法
  • (四)严谨与民主并重的教育管理
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的意义和局限
  • (一)历史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历史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