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戴震的天人关系论及其对孟子性善论的诠释——兼论现代新儒家对戴震心性论的批评

作者:
孙邦金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27 MB
报告字数:
17322字
所属图书:
国际孔孟学刊(第二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是清代哲学为数不多的扛鼎之作,为近世“尊戴”“释戴”性作品所推重。但是,从宋明儒学“接着讲”的现代新儒家对戴震哲学普遍评价很低,认为戴震“达情遂欲”的道德哲学局限于知性运用和情欲满足,未能就情欲的限制、超越界的关怀和形上学的根据给出圆满解释,因而批评戴学是一种缺少贞定基础和规范性的情欲主义、精于算计的功利主义,或者流于平面肤浅的智识主义。其实,这一批评明显带有某种形而上学基础主义的定见。戴震道德哲学的核心其实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自然合目的的、道德化的天道观,其实“人道本于性,性原于天道”的血气—心知皆本于天道的人性论,最后是一套以“絜情”为主要工夫的“达情遂欲”伦理学。其天道—人性—伦理的三元一体之理论架构,自成一家之言,在乾嘉道德异化之时代尤见其卓识,应予充分肯定。

关键词:

性善论戴震道赅理气达情遂欲自然合目的论

作者简介:

孙邦金:孙邦金,安徽定远人,哲学博士,温州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哲学研究。

文章目录
·“合血气、心知为一本”的心性论追求
·“人能明于必然”的人性论
·“果实之白,全其生之性”的性、命、才关系论
·“心之所喻则仁也”的心、性关系论
·“人道本于性,性原于天道”的自然合目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