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大小:
912.49 KB
报告字数:
32499字
所属图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上的这种基础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99页。。恩格斯也指出:“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的话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48页。可见,平等不应该只是以各种法律制度的条文规定体现的形式平等,而应该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制度及其推行中真实地体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中国化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原则和目标准则,体现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全面发展中的内在规定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经济平等观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平等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有利于平等的实现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维护平等方面的制度优势
  • (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平等观的目标
政治平等观
  • (一)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平等的基本前提
  •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消除特权现象的锐利武器
  • (四)政治体制改革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文化平等观
  • (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现了思想言论上的自由、民主和平等
  • (二)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 (三)确保公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
社会平等观
  • (一)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真实的平等
  • (二)以平等为价值取向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生态平等观
  • (一)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平等
  • (二)促进国际、区域间生态环境权平等
  • (三)实行资源代际管理以确保代际生态环境平等
  •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助于消除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