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协商民主论要——鉴于政治合法性的逻辑思辨

作者:
邢尉
出版日期:
2015年7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42 MB
报告字数:
15148字
所属图书:
伦理与文明(第3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政治合法性因涉及协商民主与政治秩序的稳定性而成为政协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阐述协商民主概念、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协商民主政治合法性的内涵与实质、政治合法性基础构成与构建之必要性,分析了导致政治合法性危机的因素,提出了政治合法性构建的设想。

关键词:

协商民主意识形态政治合法性

作者简介:

邢尉:邢尉(1959~ ),男,山东济南人,山东省政协研究室理论研究处调研员,主要从事政协理论、协商民主及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制度规范化与法律化建设研究。

文章目录
协商民主之复兴及中西语境下的含义
  • (一)协商民主的复兴发展缘于其政治合法性
  • (二)西方语境中的协商民主
  • (三)我国语境中的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的本质与特征
  • (一)协商民主的本质
  • (二)协商民主的特征
协商民主政治合法性的内涵与实质
  • (一)以法律为视角
  • (二)以政治为视角
  • (三)“合法性”在政治与法律两个视域中的关联性
  • (四)协商民主政治合法性的实质
协商民主政治合法性构建之必要性
  • (一)预防政治危机的制度之需
  • (二)发展民主政治的现实之需
  • (三)依法治国的时代之需
协商民主政治合法性基础构成之多维解构
  • (一)意识形态之维
  • (二)历史传统之维
  • (三)运作绩效之维
  • (四)利度法理之维
  • (五)公共理性之维
导致协商民主政治合法性危机的因素分析
  • (一)法律制度基础缺失
  • (二)政治协商绩效难以服众
  • (三)价值观念难获认同
  • (四)改革的悖论与迷思
构建协商民主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设想
  • (一)准确把握我国政治语境下的协商民主
  • (二)凝聚价值观念共识
  • (三)提升协商绩效
  • (四)构建法制基础
  • (五)加强理论创新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