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农地金融:农村土地资本化的有益探索

作者:
涂圣伟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4963字
所属图书:
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生产要素的现代化和要素组合配置关系的优化。由于存在城乡二元制度障碍,长期以来农村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结合并不紧密,土地资产和资本属性被严重抑制。近年随着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土地要素为核心的农村生产要素重组正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开展,已经并将进一步深刻改变城乡产业和空间形态。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如果没有资本要素参与,大量土地“沉睡资产”将无法激活。发展农村土地金融,不仅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目前农村土地金融在我国法律和政策层面并没有被完全认同,存在诸多争议,但实践中农村土地金融探索异彩纷呈,由于相关理论认识和制度设计不足,自主发展中蕴藏诸多风险隐患。本章重点分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条件下土地金融发展的可行性以及相关衍生风险,以期对深入推进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集体所有制农地金融农村土地资本化

作者简介:

涂圣伟:管理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入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期“发改英才”支持培养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公共政策、新型城镇化战略。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等50余项。出版《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中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布局“十四五”:新支柱产业培育战略路径》等专著、合著。曾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文章目录
农村土地金融的概念与主要模式
  • (一)土地信用合作社
  • (二)土地流转信托
  • (三)土地抵(质)押贷款
  • (四)土地证券化
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基本逻辑
  • (一)土地金融发展的基本条件
  • (二)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可行性
农村土地金融风险分类与风险点
  • (一)农村土地金融风险分类
  • (二)发展农村土地金融的主要风险
农村土地金融风险防范的经验启示
  •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进行扶持和规范
  • (二)政府强力支持降低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 (三)健全组织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
  • (四)强化风险监管和分担机制建设
·促进农村土地金融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