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涂圣伟

  • 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简介:

    管理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入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期“发改英才”支持培养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公共政策、新型城镇化战略。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等50余项。出版《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中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布局“十四五”:新支柱产业培育战略路径》等专著、合著。曾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 图书
  • 文章
  • 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
    涂圣伟2019年06月出版
    乡村的价值在哪里,乡村究竟向何处去,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时代命题。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什么样的乡村、如何建设好乡村指明了方向。推动乡村振兴,改革依然是重要法宝。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让农村资源要素真正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哪些利益藩篱必须突破,哪些体制机制弊端必须破除,本书给出了答案。
  • 中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
    涂圣伟2022年12月出版
    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数亿人摆脱贫困。从贫困到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出巨大优势,并将继续彰显更丰富的世界性意义。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谁是“扩中”的关键,谁又是“提低”的重点?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战略目标、改革策略、政策工具如何协同起来?本书尝试给出答案。
  • 要素变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题的关键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要素投入及结构变化趋势及农业要素配置效率变化;其次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业要素配置效率开始走低的直接原因是要素投入不同步,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制度障碍造成要素无法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后,本文认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首要和关键是矫正农业要素配置扭曲,重点要在加快放活土地要素、提升劳动力职业化、组织化水平、消除对工商资本下乡的歧视性政策三个方面着力。
  • 产权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绕不开的议题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指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影响对城镇具有明显外溢效应,且影响户籍人口城镇化;农村产权制度需要破除集体产权不清晰、权能不完整,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障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盘活农村“三资”(资源、资产、资金),激活农民“三权”(农民土地承包权、住房财产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主要方向是巩固集体所有权,充实用益物权,逐步赋予农民对农村集体产权的自由处分权与收益权。
  • 宅基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水区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重点从效率和公平两个维度,对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效率进行评价,提出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思路和方向。本文指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着缺陷,如“一户多宅”和超占宅基地现象普遍、缺乏有偿退出机制、流转受限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做到分步骤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补偿,适度放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增值收益分享机制,稳步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等。
  • 集体建设用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首先对有限范围流转、政府行政主导、政府模拟市场三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进行评价;其次介绍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再次阐述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包括分配的主体、内部分配和分配的前提;最后,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会冲击粮食安全、损害农民利益、冲击政府土地财政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 农地金融:农村土地资本化的有益探索
    2019年06月 出版
  • 工商资本:农村经济发展新变量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现象明显增多,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工商资本下乡能够给农村带来积极效应,但也存在着消极效应,需要综合评判。本文指出依据选择标准,当前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适宜领域包括: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植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本文认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应当正确引导,在有序推进工商资本下乡的同时也要注意规避风险隐患。
  • 农村集体经济: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并将其与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等概念进行区分,指出其有产权基础多样性、成员主体开放性、资产可交易分割等五方面的特征;其次,从外部约束条件和内部运行机制两个维度分析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运行机理,举例介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模式;最后,指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包括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或偏差、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流转权能不完整等,提出要创设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条件。
  • 乡村振兴战略:迈向现代化的伟大创举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的时代意义、总体要求、战略导向、需要处理的关系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新导向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处理好城与乡的关系、人与地的关系、统与分的关系、予与活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突出重点、兼顾长远,分阶段有序推进。
  • 融合发展:城乡关系走向平衡的新实践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乡融合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包括相关概念辨析、城乡关系历史变迁等;其次阐述了城乡不平衡的突出表现,如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机制不健全等;再次分析总结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最后指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人的自由迁徙与社会融合、工农部门“效率收敛”与要素市场化配置三个导向,畅通城乡人口双向迁徙、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个循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性供给和政策支持体系。
  • 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
    2019年06月 出版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发展道路;其次本文指出受我国农业发展阶段、农业资源要素禀赋,我国体制转轨、工业化发展阶段等的影响,我国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再次,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理好一些重大风险和挑战;最后,指出农村产业融合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三大产业有机结合、交叉渗透,最终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供应链优化的动态发展,要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助推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