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庄子》破除乐生恶死的四重理由

作者:
邵林凡 ShaoLinfan
出版日期:
2023年9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98 MB
报告字数:
13527字
所属图书:
国学论衡(第十四辑,2023年第2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学界对《庄子》生死观的研究,一般只关注生死的必然性或自然性,而忽略了大化流行中的“可乐之处”,因而使《庄子》生死观带有“无可奈何”的悲观意味。《庄子》的生死观是针对世俗乐生恶死的两个原因而发的:一是对大化流行这一“事实”的无知;二是对大化流行“可乐之处”的无知。针对前者,《庄子》以生死的必然性和模糊性来说明大化流行的“事实”;针对后者,《庄子》以万物的自适性及自发性来说明大化流行的“可乐之处”。因此《庄子》不仅在消极的方面使人不得不面对生死,而且在积极的方面使人认识到自发的自适性是大化流行的“可乐之处”。总之,生死的必然性、模糊性、自适性、自发性构成了《庄子》破除乐生恶死执念的四重理由。

关键词:

生死观《庄子》乐生恶死

作者简介:

邵林凡:邵林凡,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庄哲学。

ShaoLinfan:

文章目录
·乐生恶死的三类表现及其成因
·生死的必然性和模糊性
自适性
  • (一)自适的普遍性与永恒性
  • (二)记忆的连续性问题
  • (三)自适性的主体
·自发性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