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辩学何以成为“中国古代的逻辑学”?——以墨家辩学的逻辑学诠解为中心

作者:
张万强 ZhangWanqiang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43 MB
报告字数:
17982字
所属图书:
国学论衡(第十二辑,2022年第2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辩学”既是西学东渐过程中所出现的对西方逻辑学的一个旧译名,也被用于指代先秦时期所形成的论辩理论或逻辑思想。考察先秦文献尤其是《墨经》对“辩”的使用、界定及分析,可以说“辩”是一种运用名、辞来为自身所持的政治、伦理等具体主张施以辩护,并以求胜为目的的论辩活动。与此相应的辩学就当是一种总结论辩活动所要实现的目的(功能)、所应坚持的原则以及所使用的论式的理论体系。“辩学”及与其意涵相近的“辨学”,则首先为翻译西方逻辑学说的传教士群体所发明,进而成为近代先贤对逻辑学的旧译名之一。故此,“辩学”的此两层意涵,本为不同文化传统所形成的两种知识体系。但此两种知识体系却在近代以来对《墨经》等先秦文献的“据西释中”之诠释方法中合而为一,形成了辩学即是逻辑学的逻辑史认知,并引发出对“不同文化(或语言)是否有不同的逻辑”的争议与思考。

关键词:

中国古代逻辑辩学(辨学)墨家辩学

作者简介:

张万强:张万强,甘肃镇原人,哲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师,主要从事墨学、名辩学等方面的研究。

ZhangWanqiang:

文章目录
先秦诸子对“辩”的使用、界定及其意涵
  • (一)先秦典籍中的“辩”
  • (二)《墨经》论“辩”
·作为逻辑学旧译名的“辩学”(“辨学”)
“辩”的逻辑学诠解史及其问题
  • (一)“辩学”的逻辑学诠解史
  • (二)以逻辑学诠解“辩学”的理据与缘由
·结语